为深入贯彻学校迎评促建工作要求,切实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课程建设质量,2025年9月25日下午,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本科教学示范展示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磨课成果展示”为核心环节,通过五个系室教师代表的现场授课演示,全面呈现学院在课程打磨、教学创新方面的阶段性成果,彰显全院上下以高标准、严要求备战评估工作的坚定决心与扎实行动。
自学校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,经济与管理学院始终将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管、以评促强”作为核心工作导向,把课程质量提升与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摆在突出位置。为确保磨课工作走深走实,学院前期制定了详细的磨课实施方案,各系室结合实际分小组开展集中学习、集体备课、教学研讨、教学展示等活动,围绕课程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评价体系等关键环节开展多轮研讨,从教学设计的科学性、教学手段的创新性、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等维度进行反复打磨。此次活动,既是对各系室前期磨课工作的集中检验,也是为全院教师搭建的教学经验交流平台,旨在通过“以点带面”的示范效应,推动整体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会上,来自工商管理系、会计系、金融系、国际经济与贸易系、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五位教师代表依次登台,结合各自学科特点与课程内容,展示了精心打磨的教学片段,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教学风格与创新实用的教学思路。其中,工商管理系谢觉萍老师以创业类课程为切入点,系统分享了“体验式+数智化”的课程设计理念。会计系强殿英老师则聚焦《审计学》课程中的核心概念——“审计的定义”展开教学演示。金融系鲁达非老师针对金融计算类课程的教学难点,以“理论联系实际”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。他在展示中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“理财产品收益计算”“贷款还款规划”为例,通过现场演算与数据对比,直观呈现金融计算的方法与应用场景,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生动易懂。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石芝玲老师采用“故事导入法”开展海上运输保险课程教学。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王玲老师在《运筹学》相关课程的展示中,以“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可行方案”为教学重点,通过清晰规范的板书设计,一步步拆解操作步骤,从“确定供需关系”“选择最小成本元素”到“分配资源并调整方案”,为全院教师提供了清晰的实操教学示范。
五位教师代表的展示结束后,学院领导对本次磨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。此次磨课成果展示充分体现了各系室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与投入,也展现了我院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。迎评促建不仅是对学院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,更是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契机。全院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树立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,在课程打磨中注重细节、精益求精,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、大胆实践,切实将迎评促建的要求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实际行动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经管力量。
(撰稿:于静、宋哲 审稿:刘伟、温宇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