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,原名雷正兴,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他的童年充满了苦难,7岁就成了孤儿。然而,新中国的成立让他重获新生,他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感恩,参军入伍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1962年8月15日,雷锋因公殉职,年仅22岁。
在短暂的一生中,雷锋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誓言: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,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。”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奉献、什么是责任、什么是担当。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,是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。
做爱党、爱国、爱社会的坚定信仰者
雷锋说,“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,我一心向着党,向着社会主义,向着共产主义”“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,这才是最幸福的”。正因如此,雷锋始终做到一心一意听党话、跟党走,坚定做党的忠诚战士。我们要从雷锋精神中汲取信念的力量,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,“坚决听党的话,一辈子跟党走”,不断激发爱党爱国的满腔热情,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。
做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劳动者
雷锋同志一生中经历多个工作岗位,当过记工员、通讯员、拖拉机手;在鞍钢当工人,被评为先进工作者、标兵、红旗手;在部队当战士,多次立功受奖,体现出了“干一行爱一行、专一行精一行”的强大精神。我们要把本职岗位作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平台,在平凡的工作中甘当“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”,脚踏实地,求真务实,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。
做锐意进取、自强不息的创新者
雷锋同志在抚顺钢厂义务劳动时,发现传统运煤方式效率低下,主动琢磨出 铁箕斗改进法,使工作效率提升 3 倍。他还在部队首创 节约箱,将废钢铁、旧零件分类利用,这种创新思维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源头活水。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、百折不挠的奋进意志,在学习中永不停步、永不满足,在工作中从不懈怠、追求极致,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,迎难而上、攻坚克难、一往无前,努力为人民交上满意答卷。
雷锋,已从一个名字升华成一种标识、一种精神、一种信仰。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,以其平凡而短暂的一生,谱写了对党无比忠诚、对祖国无比热爱、对人民无限深情的人生诗篇,树立起一座精神的丰碑。